第(1/3)页 郎州城郊,沅水江畔,有一座山,虽然不高,但名字响亮,曰:德山,古称枉山,又称枉人山。《庄子·让王》记载:“舜帝慕名,以天下让善卷,而善卷不受。”隋朝刺史樊子盖慕善卷美德将枉山改为"善德山",后世称为“德山”。 山上面的孤峰岭有一座小寺,叫做乾明寺,没有多大,就是两间正殿,几间小房,有些破败。寺里主持法善和尚已经六十多岁了,带着几个弟子住在里面。 寺院除了初一,十五,偶尔有人上山来烧香拜佛,平时一向冷清。 但是今天,却来了几个人。为首的是一个少年公子,带着一个护卫和几个家丁。少年向寺里捐了香油钱之后,恳请法善禅师诵念《金刚经》和《法华经》三天,为其父母超度亡灵。 少年出手大方,言词恳切。于是,法善禅师接下这笔生意。当看到少年的父亲姓名时,法善禅师心里一咯噔,但脸上依然平静。 这个少年正是张乐,带着施一彪过来。 下山回来的路上,施一彪左右观察没人,让几个手下守住两边路口,带着张乐绕进一条小路。这条小路两边都是荆棘杂木,走进去百步左右,有一块开阔的山地,中间有一座土堆,上面长满了杂草。 施一彪神色肃穆,指着这座土堆道:“这就是主公的墓穴,里面葬有几根主公的遗骨和些衣物。” 张乐也知道父亲被斩后,脔而肉之,死状极惨。施一彪和几位将领冒着生命危险,能找到些遗骨,并安葬下来,已属不易。当下,强忍心头悲痛,对施一彪鞠躬道谢:“先父能入土为安,张乐在此深深谢过!” 施一彪急忙托起张乐身体,道:“少主千万别这么说,当年深受主公大恩,施一彪无以为报,只恨未能与大帅共赴泉台,如今苛且偷生,深以为耻。” 张乐见施一彪神情悲壮,知他一片真心,更咽道:“施叔一片忠心,张乐心里明白。不必介怀,活着末必比死去容易,忍辱负重更是英雄所为。” 施一彪拉着张乐的手,来到土堆前,双膝跪下,老泪纵横,“大帅啊!您安息吧!少主来看您了,您老在天有灵,保佑少主平平安安!”说完,连嗑三个响头。 张乐嚎叫一声“爹!”双膝跪下,头埋在地上,双肩不停地抽动。 张乐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射箭,练剑,骑马,虽然,也有被教训的时候,但更多的是宠爱。接着又想到投井自杀的母亲,下落不明的姐姐,更加痛不欲生,泪水夺眶而出,直哭得昏天黑地。 施一彪虽然也跟着垂泪,但毕竟还要保持警惕,随时察看周围动静。 “谁?”一阵啊声传来,施一彪轻叱一声。 “二当家,是我,黄大明。”随着话音传来,一个身影走了过来。他躬身道:“少主,二当家,下面有人上来了。” 施一彪一听,立刻扶着张乐站了起来,“我们从这一边撤走,留一个人在后面,远远地观察来的是什么人?别让人家发现了。” 第(1/3)页